财联社7月19日讯(编辑 潇湘)随着越来越多的民主党资深议员公开谏言,令拜登争取连任的努力一再受挫,现在无疑已经到了这位81岁高龄的美国现任总统,在本轮选战中最为危险的时刻了。
不少美国当地媒体在周四甚至报道称,一些民主党高层人士认为,来自党内议员和密友的压力,可能将说服拜登最早在本周末就退出竞选。
一旦拜登总统退出2024年大选,美国股市将作何反应?目前人们还不得而知。
不过,不少业内人士已开始试图从历史经历中寻找答案。
而回顾过去数十年,上一次有美国总统宣布放弃竞选连任,还要追溯到1968年的林登·贝恩斯·约翰逊(Lyndon B. Johnson)……
本月初,德克萨斯州民主党众议员劳埃德·道格特(Lloyd Doggett)曾是第一个公开劝谏拜登退选的人,他当时便列举了半个多世纪前约翰逊的先例。道格特表示,1968年越南战争影响导致支持率急剧下降后,前总统林登·约翰逊曾自行退选,“拜登总统也应该这么做”。
那么,当时在约翰逊退选后,美股又表现如何呢?
从表面上看,如果拜登接下来真的宣布退选,历史相似性对股市来说似乎是个好兆头——1968年3月31日(星期日),约翰逊宣布退出了1968年的大选;而到了第二天,标普500指数收盘便大涨了2.5%。
至于从1968年全年的表现看,约翰逊的退选几乎就接近1968年美国市场的低点:到当年年底,标普500指数累计上涨了15.1%!
颇有意思的是,1968年和今年大选的相似处还不止一处。
在当年的美国大选中,也曾发生过热门候选人遇刺事件——1968年6月5日凌晨0点15分,美国联邦参议员罗伯特·肯尼迪(1963年被刺杀的前美国总统约翰·F·肯尼迪的弟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的大使酒店中遭人枪击。
当时他刚刚赢得了加利福尼亚州和南达科他州初选而有望获得民主党的美国总统候选人的提名。26个小时后,他在好撒玛利亚人医院不幸逝世,享年42岁。
这一次若拜登退选 美股还会涨吗?
那么,如果一切巧合都发生,56年前的市场上涨经历,还会在今年重演吗?
从美股的走势看,如同我们本月初曾介绍过的,美股市场在过去几个月的表现,确实正开始持续与特朗普在11月大选获胜的概率保持正相关,这主要是因为市场似乎对任何一位候选人“明确获胜”的前景都会做出积极反应。
不过,在过去差不多一周的时间里,随着特朗普在关税和外交政策方面的一系列强硬表态,令市场避险情绪有所抬头,加之围绕拜登会否中途退选的猜测也持续升温,美股市场已经开始出现了连日动荡的局面,这也令不少投资者难以再完全保持淡定。
对此,美国金融分析师Mark Hulbert也认为,从多个维度看,1968年其实仍与现在有许多不同之处,这使得市场不太可能做出与当时相同的反应:
他援引了历史学家霍兰(Max Holland)的说法。霍兰近期在接受采访时称,“尽管1968年约翰逊的退选与今年拜登可能的退选,在表面上有一些相似之处,但两者之间也存在着深刻的区别。约翰逊当初的退选,让内部小圈子之外的大多数人都大吃一惊;公众事先对此并没有广泛的猜测,也根本没有预料到。而相比之下,今天要求拜登停止竞选的呼声,则是公开进行的。”
Hulbert指出,霍兰的上述观点很有意义,因为有效市场的核心特征是,已被广泛预期的事件往往已经反映在股票价格中,因此,当事件真的发生时,市场便不会再有额外过多的反应。因此,即使你认为约翰逊的宣布退选,是标普500指数在1968年大幅上涨的原因,你也不能得出市场今天会以同样方式作出反应的结论……
Hulbert还表示,在1968年,约翰逊的退选决定,其实也不是唯一推动市场走高的原因。在他决定退选的几乎同时,约翰逊还宣布了将单方面停止对北越的部分轰炸,准备随时和谈——考虑到当时美国的反战情绪本身就非常高涨,几乎是严重社会分裂的根源,这或许才是最后推动美股走高的一个主要原因。
Hulbert还提到,1968年与今天的另一个不同之处在于股市的情绪。
他的这一论断基于Investors Intelligence的“情绪指数”(Sentiment Index)。据他所知,这是唯一一个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的衡量市场情绪的指标。该指数在约翰逊发布退选公告之前的最新读数显示,仅有10.3%的受监测市场人士看涨市场——这是一个极低的比例。而根据对逆向反应的解读,市场普遍看跌往往是看涨的信号,因此也可以将约翰逊退选后股市的强劲表现归因于这种逆向反应。
而目前,根据Hulbert的最新观测,市场的看涨情绪便已经达到或接近了历史最高点。与1968年约翰逊退选时相比,目前的股市看涨情绪对市场的未来走向,反而可能构成强大的阻力,这也将削弱市场接下来的任何积极反应。
Hulbert最后总结称,华尔街分析师常常喜欢引用马克·吐温的那句名言——“历史不会重演,但会押韵”。但在当前这种情况下,将约翰逊退选与拜登相提并论原油期货配资公司,市场可能并没有多少历史共同性可押……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